目前分類:雜談 (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盧梭曾言,「除了大自然以外,我沒有其他老師」,這點從他的作品可見一斑。他的作品大多以叢林為主題,充滿異國風情,即便他從未離開法國,也從未親眼看過叢林。他的靈感來自繪本、巴黎的植物園與野獸標本,服役期間他也從曾遠征到墨西哥的軍人身上聽過一些關於亞熱帶國家的見聞。他平面式且充滿孩子氣的畫風曾引來不少批評。自1886年開始,他的作品常在獨立沙龍(Salon des Independants)展出,但直到1891年才有人對他的作品作出詳評。1905年,他的作品與馬諦斯等其他前衛派畫家的作品擺在一起展出,或許「野獸派」這個名稱正是來自盧梭的畫作。

澄亮銀月,深藍星空,沙漠中的獅子,大片的背光陰影,<沉睡的吉普賽女郎>透露出的神秘氛圍令孩童時候的我深深著迷。吉普賽女郎的身體線條僵硬,比例怪異,就像當時還是孩子的我會畫的人物,我因此覺得有趣極了,為什麼這樣的作品會出現在書上呢?這樣也能成為名作啊!至於那獅子,一點威脅感都沒有,金色鬃毛在月下根根分明,尾巴還像小狗般好奇翹起,野性的眼睛裡帶著純然的好奇,輕柔地嗅聞夜宿在沙漠當中熟睡到露出白牙、幾乎看不清五官的黝黑女子。那女子穿的衣服真是繽紛多彩,不過整幅畫面還是寧靜到了一種奇異的境界,看著這幅畫,好像感覺要被吸進去,聽不見任何聲音。究竟是怎樣的人方能畫出這種夢遊仙境的寧靜?

 

Reference:

http://www.henrirousseau.org/

 


文章標籤

文森牌古龍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一次在youtube上聽Satie夢幻又詭異的Gnossiennes,神智隨旋律飄乎不知到何方,最詭異的第三號曲一出現,短片中浮現了這張圖,牢牢吸住我的目光。構圖尋常,用色簡單,故事性卻極強。

尋覓許久,終於在影片下方的網友回覆得知該圖叫Companion;Loneliness,繪者為Val Jean,美國新墨西哥洲首府聖大非(Santa fe)的女藝術家。

這位藝術家很神秘,她的網站沒有「正常」的自我介紹,沒有照片,畢業自哪所學校、得過的獎項或代表作等一般資訊也隻字未提,內容寫的很抽象,只知道她喜歡探究人生意義,推崇夢境、冥想與意識。絕的是鮮少看到有藝術家長篇大論地解析自己的創作,以下是她對此作品的說明,簡單翻譯重述自http://www.dreamsandmeditations.com/Contemporary_Art/Paintings/Companion_Loneliness.htm(十分抽象,請謹慎食用)

 

很久很久以前,有個小孩常常抱怨沒有玩伴,而他的母親總是這麼回答:「如果你想要朋友,你必須變成一個友善的人。」

我們人類的形象穿著一身有黑色連帽的黑袍,黑色代表無意識與自己未知的部分。我們穿著黑色有時候是為了不讓自己受到注意,保持一個旁觀者的角色。黑色是複雜的顏色,可以用來延伸一個團體或一個人的黑暗面。黑色也常代表邪惡。黑色的宗教服飾能提醒人性黑暗面的存在,神職人員的白色小領則代表基督之光。黑色連帽象徵逃避、無能與不想被人看見真實的自己。

孤獨的同伴(註:按這說法黑衣女士就是象徵孤獨了)是鬼魂一般透明的人物。它可以代表我們不甚了解的部分自我。孤獨是真實存在的,但重點是我們如何面對孤獨。我們或許都經歷過生離死別,在面臨艱鉅的情況時我們可能會感到很孤獨,但我們可以透過對他人付出得到慰藉,也允許其他人為你付出。人類是彼此需要的,然而我們也需要時間獨處去做夢與冥想,重新評估人生與治療靈魂的傷口。或許我們能透過冥想去加深自己對世界的意識,又或許能沉浸於夢境,讚嘆種種拓展人生視野的可能性。

圖中兩人臂挽臂表示抓著孤獨,不願放手我們熟悉的痛,畢竟我們在熟悉的事物中或許能得到安全感,即便那熟悉的事物是痛苦的。人類透過寬恕與庇佑能得到孩子般的韌性,我們必須去擁抱這種韌性。

文章標籤

文森牌古龍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直對黑執中的凱爾文男爵很感興趣,從綠落秋生那邊得知這是取材自「魂斷威尼斯」後,便上網瀏覽了一點資料,趁機寫下一些想法。

"In all the world, there is no impurity so impure as old age."這讓我想起凱爾文男爵對自身蒼老容顏感到恐懼的那一幕。有人說隨年華老去,智慧將越加圓融通透,然而專屬於年少時期的純真早已不存,即便心境祥和單純,那也是歷練後有所體悟得來的結果,與天生的純真仍然不同。當然,我們不可否認有些人能始終保持一顆赤子之心,但我認為人心大體而言並無涅而不淄的本事,環境、經驗都會對心靈造成某些程度的污染,若是照這樣推論下來,活得越久,心中的污穢積得越多。無論是凱爾文男爵或是魂斷威尼斯的Aschenbach,我想他們都是被那天生純粹的、青春洋溢的純真所深深吸引,最終一步步踏上自我毀滅之路。然而有趣的是,凱爾文男爵明瞭眼前這位純潔美麗的男孩到最後也會墮落成與他父親一樣的暗黑貴族,他仍是為他痴迷不已。可能原因有兩點,一是他想像這種極端的轉變後越覺得少年的純潔是比曇花還要短暫稀有的寶物。二是他對這種外表高貴美麗、暗地裡卻都幹些骯髒事的反差人物(我指凡多姆一家)深深著迷。我認為第二點是比較貼切的,Aschenbach追求的是純粹的美善,凱爾文追求的雖然也是美,但那美是惡之華的美,墮落之美,是一種天使慢慢墮落成惡魔的殘酷之美,這是樞娘配合黑執事的基調量身打造的轉化。初次見到如此衝擊性的暗黑貴族,凱爾文瘋了困惑了,他渴求孩童般美麗無瑕的容貌與肌膚(記得他無數次的整型嗎),又誘拐少男少女做為他惡趣味的玩物,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在心理距離上更貼近凡多姆一家,希望自己能成為如他們一樣的「美如天使的惡魔」。

凱爾文只是個意志薄弱的慈善家,他是個無法抗拒誘惑的平凡人,聞到惡之華的芬芳就忘了隱藏在孤兒孩童身上的美善,那種美善是屬於心靈的,而非皮相的。他或許能把一切惡行都推給引誘他的凡多姆一家,但這都是藉口。善惡一念間,美醜一線間,存在主義認為人雖然是被扔進這個世界的,卻仍然有抉擇的自由,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找到自己存在的意義,找到身為一個人的尊嚴與價值。

電影中的Aschenbach曾言" You know sometimes I think that artists are rather like hunters aiming in the dark. They don't know what their target is, and they don't know if they've hit it...",凱爾文也是在黑暗中狩獵美的藝術家,只不過他和Aschenbach一樣,最終都在黑暗中迷失了自我,舉槍自盡了。



◎綠落秋生精彩的黑執評析帖「解讀黑執事」請看這裡:http://tieba.baidu.com/p/1005256796

 

文章標籤

文森牌古龍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